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王荣融
(相关资料图)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康乐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紧密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在营商环境、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特色产业、作风建设等方面抓紧抓实具体举措,确保“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
提升服务质效 优化营商环境
康乐县积极推行“一企一策”,为投资企业提供全流程“项目管家式”服务,并牵头组建帮办代办团队,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引导、证件复印打印、事项帮办代办等服务。组织税务局、市监局、社保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联合设立企业开办“一窗通办”窗口,协同办理企业开办相关业务,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全县140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审批服务“零超时”,全程网办率达到99.88%。拓宽群众监督渠道,设立政务服务投诉电话,全力推动“听民声、畅民意、解民忧”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办事群众、企业满意度。
落细工作措施 加大招商引资
坚持走出去精准招商、请进来合作共赢的理念,康乐县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借助兰洽会、中央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平台,瞄准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主动加强与省内外大型企业衔接对接,积极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全员招商和产业链招商。
今年1—3月份,由县级领导带队组织县发改局、县文旅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招商局、县教育局、富康集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业务人员以及本地企业家共41人次,赴成都市、重庆市、北京市、济南市莱芜区、南通市、厦门市、深圳市等地开展了7次招商引资考察对接,推介重点招商项目;积极邀请外地企业客商共60余人次,来康乐县进行实地考察相关项目和投资环境,共召开10余次考察对接和洽谈会议。
强项目谋划 助推产业发展
抓实项目引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康乐县加快推进景古天池山抽水蓄能电站、生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年内开工建设。大力推动S36临洮至康乐至广河高速流川互通立交工程、康乐至卓尼高速公路康乐段、康乐至和政一级公路建设工程、康乐县丰台至拔字沟二级公路建设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前期工作步伐,积极争取莲麓大山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列入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尽快早日开工。
今年全县实施重点投资项目75项、总投资107.57亿元。其中新开工45项,一季度开工率达到60%以上,二季度开工率达到 80%以上,三季度全部开工建设。续建30项,一季度复工率达到 80%以上,二季度现已全部复工。相关部门及时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快建设、见成效。
推进区域布局 提升特色产业
康乐县按照“县城商贸、北部牛羊、南部旅游、川区果蔬、山区药材”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动力。立足打造“开放式全域旅游大景区”为目标,打响“花儿故乡·生态康乐”旅游品牌。到2023年末,力争年接待游客达到25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9亿元。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深入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将康乐打造成面向兰州、辐射周边的农产品产销区。进一步培育壮大食用菌、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到年底,力争特色农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加快推动华润五丰母牛繁育园区投产,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片区、牛羊产业延链补链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将康乐打造成甘肃牛羊肉供给和良种牛产销基地。其中到2023年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8.3万头以上,存栏11.8万头,羊饲养量达到42万只以上,存栏26万只。以推动美食产业与文旅、农业、畜牧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目标,持续用劲做好门店打造、品牌推广、金融支持、行业管理等工作。
标签: